2021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会(嘉兴站)昨日举行

为助力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由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嘉兴市科技局、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1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会昨天在嘉兴举行。省政府综合经济部部长、省高企协会理事长蒋泰维,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宏理,省高企协会副理事长、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嘉兴启明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方明等专家学者从企业创新思维、创新发展路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实务和财务指导等方面为现场近600家准备申报国家高企的企业代表授课。嘉兴市科技局长高海华出席培训会,嘉兴市科技局调研员、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秘书长冯国跃主持培训会。

   蒋泰维为与会代表作了题为《面向现代化的企业创新发展之路》专题授课。他指出,新冠疫情在全球成为常态化,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将出现多年大衰退,由此带来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将发生重大变化。但当前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疫情控制最成功的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和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这也将为企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带来重大的战略机遇。  蒋泰维认为,企业如何面向现代化、如何化危为机,首先企业领头人要牢固确立创新发展战略,要千方百计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建立健全产业明晰、权责明确、开放有序、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坚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设立并做强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大力营造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积极争取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则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落实国家高企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王宏理作题为《大变局下企业创新思维与创新之路》,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投资创新存在风险,企业要有“向死而生”的魄力和决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走坚持人才为第一要务,坚持创新为第一核心,坚持改革为第一动力的创新路径。

  蒋泰维一行还走访调研了中电科南湖研究院,该研究院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网络信息体系发展而设立的探索科技体系融合创新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以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型领军企业为目标,瞄准未来五到十年电子信息科技发展方向,包括存感算一体化芯片、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

  省高企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电海康集团相关负责人、嘉兴市科技局领导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桐乡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昨正式成立

  2021年4月29日,由浙江卓逸铝业有限公司、嘉兴鸿利机械有限公司等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发起的桐乡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正式成立。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宏理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

   王宏理首先代表省高企协会对桐乡高企协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指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出台了一大批支持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协会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些惠企政策的宣传和推广,为企业创新创业争取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则要搜集企业的诉求,集聚创新资源,为广大会员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创新痛点和行业共性问题。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协会还要成为宣传企业创新案例的舞台,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寻求合作、引进人才,这也是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具体实践。

   王宏理表示,省高企协会将与桐乡市高企协会共享服务资源,共同支持和服务桐乡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和企业发展,为桐乡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努力。

   议审议通过了协会筹备情况的报告、协会章程、会费收缴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浙江卓逸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建山当选协会首届会长。

   据了解,近年来桐乡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工程,推动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以来,桐乡已连续两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创新领军企业、创新先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10家、51家、409家和867家。

理事长蒋泰维调研绍兴市上虞区部分会员单位

5月10—11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综合经济部部长、省高企协会理事长蒋泰维赴绍兴市上虞区考察调研部分会员单位,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座谈交流,了解企业运行情况,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蒋泰维分别走访了副理事长单位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浙江巍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凯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毅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中金格派锂电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电方介绍,公司集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锅炉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主要生产ZWNS型真空热水锅炉、B级锅炉及蒸汽发生器三大系列主导产品,产品各项指标在同行中名列前茅,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奖励和荣誉。特别是不同于传统的电阻式锅炉,电极式锅炉从冷启动达到全面供热只需15至20分钟,在热启动状态下则只需1分钟即可达到全面供热供暖;节约了对燃料管道、储蓄设备、节能器和排放控制设备的需求;当锅炉缺水时,电极间的电流通路将自动切断,不存在缺水导致的干烧现象;运行时无噪音、燃料烟气、粉煤灰等污染,具有环保零排放的优点。

  蒋泰维指出,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能要抢抓这次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新产品不断适应我国对能源结构调整的变化。

  在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春晖于1999年进入航天领域,2003年进入航空领域,为航空、航天、舰船、陆军装备、核电等军品制造企业提供温度传感器、微型铠装电加热材料及元器件。据了解,作为一家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提供80%空速管毛细孔内核心加热器的生产企业,“春晖仪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攻克了一道世界性难题,飞机在天上飞,没有参照物,空速管就相当于“眼睛”,它为飞机提供空速、攻角、总压与静压等大气数据。但在万米以上的高空,一旦空速管的毛细孔结冰,大气数据分析系统就无法感知和换算,仪表出现故障,极易造成空难,企业科研人员在空速管毛细孔内核心加热器的发热端后面接上不发热材料,整体加工一体化,破解一道世界性难题。2017年10月,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最大水陆两用飞机鲲龙AG600首飞。在鲲龙的关键部件加热器研发过程中,原来接下研发任务的是一家大型科研院所,历经两年时间的研发未能通过军方认可,这家单位临时向“春晖仪表”求助,“春晖仪表”仅用了不到3个月,研发人员就拿出了符合军方要求的产品。

  蒋泰维对春晖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勉励企业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民参军,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一方面也要积极开拓民用市场,力求将企业不断做强做大。

  在浙江巍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会秘书任安立介绍,公司项目为异地搬迁升级新建项目,建有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的氯甲苯和三氟甲苯系列产品的较完善产业链,采用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及数字化、自动化的工程控制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为全球最大的三氟甲苯系列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企业。

  蒋泰维指出,作为传统化工企业,巍华通过技术创新,成为环境友好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企业,未来发展还是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在保护绿色青山的同时,创造金山银山的经济效益。

  在浙江凯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浦介绍说,凯信光电的“拳头”产品3D眼镜核心部件光学膜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5%左右,产品95%远销欧美国发达国家。从2015年开始,公司上马总投资1.7亿元的高分子光学复合材料项目。“高分子复合材料又叫’柔性玻璃’,主要替代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金属后盖板或玻璃面板。”王浦介绍,主要应用在5G通讯产品和可折叠式手机等。

  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毅聚新材料有限公司由6名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合力创建,公司负责人何飞博士介绍,毅聚新材料主要研发的是被称为世界三大超强纤维之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防弹防护领域及复合材料领域,用这种超强纤维及防弹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装备,可以减重20%以上,打破了进口依赖及外资垄断,为我国军警防弹装备减重升级提供本土化方案。

  成立于2016的浙江中金格派锂电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新能源材料的关键材料为基础产业,规划钴系,镍系,锂系新能源材料超过30000吨产能,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材料、硬质合金、超级合金、光亮电镀、陶瓷釉料以及催化剂等行业。

  蒋泰维与各会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一座谈交流,希望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合理运用好资本市场的力量,谋求更大的发展。

  副理事长单位上海乾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冠球陪同调研。

同聚乌镇 共话创新 共谋发展

在2021年10月15日举办的浙江省企业创新体系建设论坛上,相关领域专家、行业大咖齐聚,8家企业研发机构代表对各自企业在研发机构建设、运行,人才激励,创新体系构建等多方面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杰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产业部总经理

李立新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产业部总经理李立新分享了企业的创新做法。作为一家以视频安防为基础,融通上下游产业链的物联网龙头企业,中电海康聚焦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中电海康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自主核心技术领域和创新体系支撑上深耕细作。海康在视频监控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智 能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占营业收入10%以上的高额研发投入来保障持续技术创新。发展至今,海康威视拥有安防行业最大的研发技术团队, 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约 50%。同时,海康威视以系统业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和海康威视研究院三者为主体构建的分层研发体系,保障了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基于网络系统协同研发的技术创新机制,以整合跨区域研发资源,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连续八年蝉联全球视频监控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24.1%,连续四年蝉联全球安防50强第一。

2021年中电海康投入研发费用75亿元,集聚了22000多人的高层次人才研发队伍,构建起“1+7+1”的技术创新体系,展开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攻关,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的自主可控。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究院名誉院长

李浩然

聚焦“需求导向,内联外合”的研发理念,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校办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上市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建有企业技术中心,并于2004年获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新和成精细化工研究院及新和成精细化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依托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10年度和2016年度经省厅批准建立。

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者和载体,新和成研究院承担着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动向、吸引一流创新人才、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及创造新价值的重任,支撑和引领着企业发展。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新和成研究院已成为公司基础研究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测中心、工程技术装备研究中心,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建立起了一个全国性的技术支持平台。

企业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浩然介绍,目前研究院拥有研发人员2000人,自主研发产品种类达100多种,新和成将研发费用列入年度预算,近5年公司研发费用均占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除了着眼当下,新和成在2017年向浙江大学捐赠设立专项基金,共建了浙江大学化学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未来。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张瑞标

天通电子信息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天通研究院”)于 2016 年 5 月批准立项,由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天通精电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天通吉成机器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共同承担建设。天通研究院主攻电子信息材料技术领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天通研究院所在行业类别为“3985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瑞标现场阐述了天通研究院的发展理念。一直以来,研究院注重协同创新,以装备——材料——电子部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为目标,采取“一院三区”的总体架构。天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承担过国家“863 计划”项目、国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专项项目、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等,目前正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天通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牵头制定软磁铁氧体行业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软磁铁氧体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零”的突破,推动了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占领国际产业制高点,因此公司2018年获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截至当前,天通已发布标准29项,其中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3项,团体标准4项。截止2020年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发明专利493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和PCT专利共104件,涵盖了主要产品和生产环节,做到技术自主可控。

桐昆集团股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邱中南

桐昆集团股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邱中南从多方面介绍了桐昆集团的发展情况。作为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制造商,桐昆集团恒通公司是行业内的创新领军企业。其率先研发出“年产40万吨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科技进步一等奖。

桐昆恒通新纤维企业研究院于2015年11月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研究院立足公司的技术发展需要,下设3室(研究院办公室、战略规划研究室、装备研发室)、3中心(项目研发中心、纤维检测中心、化学分析中心)、2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共 8个部门。主要以功能性、差别化聚酯纤维研发为主线,依托国家认可实验室检测能力,聚焦“材料基础研究、产品工艺、检验检测、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主要技术研究方向,持续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探索与研发。

恒通研究院经过6年的建设发展,运行操作已日趋完善,形成了健全的创新制度和运行机制。研究院由院长统一管理,以“构思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纤维新技术为指引,制定“全面差别化与技术领先”的企业创新战略,并通过持续高效的创新投入机制、多层次开放式产学研合作机制、多模式人才引培等机制,保证企业创新体系规范、高效运行。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朱宝昌

以“创新驱动,重诺力行”为主题,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朱宝昌分享了企业的创新亮点。成立以来,企业研究院构建了独特的“一院、二站、三中心”研发体系,主持、参与制订各类标准48项,拥有授权专利576项。朱宝昌介绍,诺力重视企业技术创新,持之以恒地推进系统、全面、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企业稳步发展。诺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下设 “五大平台” ,即“研发服务平台”进行统筹协调和全方位支持,“研发测试平台”、 “产品&技术研究平台”、“研发分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发挥研发主体作用,开展基础、产品、集成应用等研究,使五个功能板块协同支持技术中心研发工作全面展开。独立核算、持续高强创新投入,协同高效的设计开发流程管理机制,精准务实的创新激励机制 ,多形式产学研合作机制,系统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五大运行机制助力重点研究院发展。

作为拥有国际较为领先的 “智能仓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诺力目前己拥有智能仓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相关工程案例已达到500多个,作为智慧工厂的典型案例,诺力四期车间采用“s”型布局,整个车间物流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与MEs等系统构成了智能工厂,工厂用电全部来自厂房顶部支装的太阳能产生的电,绿色环保。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娄华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娄华介绍,企业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品牌,坚持科技创新,以研究院为平台,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填补船用行业的技术空缺,多项产品先后获得国防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今后,他希望上下游企业能够相互合作,形成企业合力。

据介绍,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响应节能减排号召,积极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共性研究院建设,紧盯市场需求,围绕海洋装备动力及能源系统,真空技术装备,紧密成型机械等产业链,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延伸产品产业链,拓展系统集成与应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研究院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产学研深度融合,紧盯产业化与系统集成。二是从立足自主品牌研发,打破垄断,到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的多品牌战略。三是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向共性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四是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传统技能+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传化化学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

陈八斤

浙江传化化学集团经过30多年的行业积淀,拥有众多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企业,传化化学从基于客户的需求与实际痛点出发,研发出领先的化学解决方案,并将此过程中沉淀出核心共性技术模块拓展到其他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主营纺织化学品业务,纺织化学品产能 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化纤油剂产销量全球第一; 是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国内纺织印染助剂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浙江传化化学集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每年年初提取上年主营业产品销售收入不少于3%的费用作为研发经费,并设立经费账户,专款专用。同时,在坚持科技投入优先的原则下,公司制定了《科技投入核算管理办法》、《技术创新绩效目标考核标准》等文件,确定了研发经费“三统一优先”管理原则。在浙江传化化学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陈八斤看来,匠心制造是企业研发的亮点,传化通过信息化与自动化,打造了全供应链透明可追溯的共享工厂,引领行业智能制造水平。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

张希军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张希军作经验分享。作为国内动力蓄电池的创领者,天能集团将“科技”“产业”“资本”共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三驾马车”,先后建立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凝聚,对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开展研究。

天能电池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搭建了以中央研究院、直属单位研究院、子公司技术基地为主体的三级科技创新架构,制定规范有序的创新机制,建立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使之开发规范化、系统化、平台化,实现共用模块与经验教训的积累与共享机制,有效的研发考评与激励机制,促进天能研发体系实现多快好省。各级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开展引领性技术研究、创新性产品开发、改进性现场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支撑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理念为先导、机制为灵魂、团队为核心、经费为保障、设施为基础”的天能集团科技创新文化;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与技术引领战略; 推进“自主开发、委托合作、科创投资”相结合的创新策略实施。

浙江省高企协会入选南京银行杭州分行“科技文化金融生态圈”顾问团

6月3日,由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南京银行杭州分行主办的浙江数字经济“进阶发展”研讨会暨南京银行杭州分行“科技文化金融生态圈”顾问团成立仪式在杭州举行。顾问团成员单位之一、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综合经济部部长、省高企协会理事长蒋泰维出席成立仪式并讲话。

  蒋泰维指出,科技是现代经济发展之父、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之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也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而文化则是二者有机结合的红娘,只有不断营造创新发展的氛围,提倡宽容失败、创新为上的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南京银行杭州分行近年来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我省众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希望南京银行杭州分行能持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省高企协会副理事长、南京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周杰表示,在探索科技金融的过程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收获,未来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初心,努力为浙江的企业发展、社会进步添砖加瓦。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科技文化生态圈”的宗旨是搭建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推动生态圈内的业务合作,为科技文化企业发展“量身”提供综合服务,促进科技文化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届时将重点开展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行业研究合作。围绕国家重点发展行业,组织顾问团成员联合开展相关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召开“鑫思享”行业研讨会,邀请顾问团以导师或专家学者的身份,为企业和客户经理提供智库参谋和专家指导;二是开展业务创新合作。针对科技文化型企业特点及发展需求,寻求在跨界产品和服务方面建立更为完善的合作机制,共同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开展渠道共建合作。共同走进园区、特色小镇、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共享客户来源;四是开展品牌宣传合作。通过在生态圈合作单位网站、公众号、会刊等媒体渠道发布生态圈业务动态、研究成果等,促进顾问团成员的交流及经验分享,进一步宣传推广科文生态圈品牌;五是提供企业咨询服务。通过“鑫顾问”大讲堂或服务直通车的形式,为科技文化型企业发展提供税务、法律、融资、上市等咨询辅导服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六是提供资源整合服务。在生态圈内发布科技文化型企业的上下游产品需求,让其充分享受到最优的资源整合;七是开展信息交流合作。共享科技文化金融相关专题信息资讯。

  今年7-11月,将开展包括数字经济专场分享会、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参访行、实施企业参访行、上市战略大讲堂等系列活动。

2021年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日前在金举行

2021年6月1日,以“庆祝建党百年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2021年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在金华市举行。本次培训会由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金华市科技局主办,金华市科技信息研究院、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承办。省政府综合经济部部长、省高企协会理事长蒋泰维,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宏理,浙江理工大学二级教授、省钱江特聘教授朱祖超,浙江工商大学管理统计研究所所长朱发仓等领导专家就当前经济形势、企业创新路径、高企认定实务指导、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等为线上线下共计800多家企业负责人授课。培训会由金华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卫国主持,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新宇出席会议并致辞。金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国,高新技术产业处处长方黎明,市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市高企协会秘书长钱卓瑛此外,来自金华地区各县(市、区)、开发主体科技部门分管领导及业务科室负责人,科技企业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会。

 张新宇在致辞中指出,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结束之际,举行2021年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首位战略、推进我市人才科技攻坚的积极行动,也是培育壮大我市创新主体队伍、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企业家们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加注重研发投入,注重人才引进培养,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坚持走科技创新强企之路,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希望全市各级科技线上的同志们,以此为学习契机,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更加精准的为企业提供政策、项目、资金、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做好企业发展“服务员”。

  蒋泰维作了题为《面向现代化的企业创新发展路径》专题授课,全面分析了疫情下全球和国内的经济形势走向。他指出,新冠疫情在全球成为常态化,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将出现多年大衰退,由此带来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将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疫情控制最成功的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蒋泰维认为,企业如何面向现代化、如何化危为机,首先企业领头人要牢固确立创新发展战略,要千方百计引进。积极培养和使用人才,建立健全产业明晰、权责明确、开放有序、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坚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设立并做强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大力营造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积极争取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则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落实国家高企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企业都一定要努力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且不断做精做强做大。

 王宏理作了题为《大变局下的企业创新思维与创新之路》的授课,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坚持不懈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唯一活路,而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战略,企业要有“向死而生”的魄力和决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坚持人才为第一要务,坚持创新为第一核心,坚持改革为第一动力的创新路径。

 朱祖超教授从认定条件解读、专家如何评审、如何写好申请书、申请材料准备四个方面为参会企业全面细致地讲解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专家评审要点等重要内容,结合案例分析了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必需材料及注意事项,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协助企业掌握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申报技巧。

 朱发仓教授凭借自己多年参与认证评审的丰富经验,围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指标、国高评审关注点、研发费用核算等财务核算事项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以往申报中的常见问题,指导企业财务人员正确归集、规范做账,从而帮助企业避开“雷坑”,更高效地完成国高认定的申报。

   本次培训会,不仅让企业了解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势,更有效地指导企业把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和标准,把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最新变化,对企业申报2021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具有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会后,蒋泰维与浙江省政府咨询委调研组一行与金华市发改、经信、科技、商务、改革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就金华市“十四五”期间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在听取了各部门的情况介绍后,他对金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产业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下一步金华要聚焦聚力实体经济,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浙中板块。同时,要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部署开展“四攻坚四争先”行动,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调研组一行还实地走访了金义新区、义乌双江湖高教园、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义乌分院等,并将对金华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归纳,及时为金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宏理、市咨询委常务副主任朱恒钱、市咨询委综合经济组组长丁宏田、省高企协会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副主任委员单位等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义乌市副市长贾文红等参加会议或陪同调研。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研讨会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联席会议在杭召开

2021年9月9日,由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主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研讨会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联席会议在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天控股集团召开。省政府咨询委综合经济部部长、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理事长蒋泰维,常务副理事长、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宏理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副院长胡芒谷,省高企协会副理事长陈步顺,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上城区科技局、绍兴市科技局、台州市科技局、衢州市科技局、舟山市科技局、丽水市科技服务中心以及杭州市高企协会、杭州市余杭区高企协会、宁波市高新技术促进会、宁波市鄞州区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协会、温州市高企协会、湖州市高企协会、嘉兴市高企协会、金华市高企协会等部分科技管理部门与地方高企协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王宏理从协会的基本情况与组织架构、主要服务内容与支撑、服务地方的主要形式及今年的主要工作计划等四方面作了重点介绍:浙江省高企协会以“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引导和支持高新企业创新发展,做强做大;支持和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依托科技系统有关单位设立综合部、调研部、投资部、培训部等“十五部一室”,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调查研究、信息传播、政策宣传、培训研修、咨询论证、交流合作等服务。

下半年,协会将重点筹建企业创新发展委员会、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委员会,为会员企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交流搭建更多平台。2019年协会编写出版了《雄居天下——风起云涌的浙商第一方阵》专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宣传浙商勇立潮头的创新创业精神,协会将开展新一轮创新案例选编。同时,协会还将继续坚持编写《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组织开展企业创新能力百强和行业十强评选,契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举办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会。

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副院长胡芒谷介绍了《2021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编写方案、2021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和行业十强评选方案。

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区域内高企培育工作或协会运行情况。杭州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陈希杨提出,杭州地区累计认定高企7711家,目前只有1541家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除去软件行业的高企外,仍然有一大批企业没有享受到政策优惠,这与因受到近两年疫情、全球经济衰退等大环境影响,企业利润普遍下滑有很大关系。宁波市高新技术促进会秘书长陈廉清指出,当前全省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双倍增”行动计划,高企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要提升质量。嘉兴市高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霞介绍,嘉兴市高企协会虽然成立至今只有半年,但通过积极谋划,成立了汽车零部件、泛半导体、光伏新能源三个产业协作组,在联合攻关、技术创新迭代、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引育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了各类服务。金华市高企协会秘书长钱卓瑛介绍,通过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协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活动精准画像,组织税务师、统计师、律师等“三师”进企业,为企业在高企认定、研发费用归集等提供了多项服务。台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李鹏表示,目前全市累计认定高企1152家,今年新申报400家,下一步台州也将积极谋划成立高企协会,不断加强对高企的服务。衢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姣良表示,省高企业协会组织大家交流有利于上下沟通、左右交流、内外协同,将共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舟山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周晓敏介绍,舟山市高企数量虽然只有211家,但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400%,下一步舟山市也将谋划成立高企协会,服务于高企培育工作。绍兴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王文涛表示,绍兴市累计认定高企1784家,规下企业比重较大,后续培育动能不足,今后一方面要继续扩大高企队伍,同时要培育龙头企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湖州市高企协会执行会长屠纪民介绍,湖州市高企协会除开展常规高企培训之外,还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到省内外、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走访交流,为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服务。温州市高企协会秘书长许海洲介绍,协会每年组织高企认定相关的专家为会员企业在研发费用归集、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问诊把脉。杭州市余杭区高企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服务于当地科技管理部门和企业,协助余杭区科技局对区域内高企的年报、季报的统计,积极宣传惠企政策,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宁波市鄞州区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协会副秘书长李学伟介绍,鄞州区高知会是省内唯一融合高新技术企业与知识产权为一体的社团组织,协会每年开展你点我讲—专家进企业活动,一对一、精准化地为企业解决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大家认为本次会议非常有意义、有价值,进一步深入了解高企协会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表示希望能加强与省高企协会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整合服务资源,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同时,与会代表也对《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编写及企业创新能力百强、行业十强评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蒋泰维在总结讲话中交流了三点看法,一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是贯穿科技工作始终的重要抓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科技工作的业绩、科技经费使用绩效的关键,全省各地要学习推广杭州经验,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6亿元用于认定和复审通过的高企补助,占全部财政科技投入的50%,近年来高企数量连续大幅增加;二是全省高新产业发展报告与百强评选是反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高新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希望大家给予意见建议,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好;三是要充分发挥协会积极作用,高企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高企的娘家、科技管理部门的助手,省市区高企协会要加强联动,共同做好服务企业、服务政府的“双服务”工作。

蒋泰维最后表示,全省高企协会有着共同的任务、共同的性质与共同的语言,希望今后全省高企协会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互动,为服务科技事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章生一行到访协会

 2021年 6月7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章生一行到访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并举行座谈会,双方就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深入交流。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赵敏详细介绍了省高企协会的相关情况,协会在蒋泰维理事长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 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的宗旨,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会,发布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行业十强,为会员企业和广大科技型企业提供包括信息、咨询、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金融、财税等服务,受到了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好评。

  他说,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始终把服务企业、服务政府作为首要任务,协会工作的要符合时代所趋、政府所需、企业所求、协会所能,坚持公益初心。

  蔡章生介绍,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作为一家成立31年的老牌协会,一直履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职责,省中小企业协会专门谋划成立了23个各类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当前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合作共赢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共识。

  双方约定,今后将整合优势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努力为广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排忧解难,共同画好服务企业、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2021年常务理事会暨暑期读书会日前在舟山举行

2021年8月10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2021年常务理事会暨暑期读书会在舟山举行。舟山市科技局局长郭力泉、舟山市投促中心主任李方军、舟山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文斌、舟山市投促中心副主任刘志辉,协会部分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以及舟山地区部分协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出席或参加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咨询委综合经济部部长、省高企协会理事长蒋泰维主持。

本次会议旨在重温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回顾总结协会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了解舟山市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协会会员单位的需求。

总书记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后,省高企协会多次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议、学习会,专题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敏作主题发言。他认为“七一”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第一次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圆满完成第一个百年任务,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整篇讲话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展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阶段论述了共产党人的付出和成就。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此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是未来五年全省科技管理工作的纲领,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宏理为参会企业作了专题解读。他认为,十四五规划体现出“四高”。一是站位高,把创新和发展摆到了首位战略;二是工作主线高,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三是服务目标高,提出了“一强四高十突破”的发展方向。四是平台高,提出了建设一批高能级平台。他表示,未来的产业发展将以需求为导向,由企业出题,由关键技术来引领,以创新为核心。舟山要在充分利用区位条件和自然优势的同时,积极对接引进研究院所,吸引人才。要基于海洋产业发展,对照“四张清单”在引进产业的过程中凝练出核心问题,提升关键技术。

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孟佳韵向常务理事会报告了协会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部署。

舟山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文斌介绍,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截至2020年舟山市累计认定高企200家,今年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5%,增速比规上工业增加值高8.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8.15%。全市新引进落地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3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9%,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高66.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舟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舟山市当前将以申报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重点打造滨海科创大走廊,加快推进东海实验室、绿色石化研究院两大技术策源地建设,打造长三角海洋科技创新基地。

舟山市投促中心副主任刘志辉全面介绍了舟山市的有关情况,特别是未来舟山将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绿色石化、海洋生物、船舶海工、海洋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和螺杆、汽配、机电等区域特色产业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在与当地会员企业交流座谈规程中,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天控股集团总裁杨军表示,中天目前在数字化产业园的建设与投资方面已与多地政府达成合作,下一阶段中天要抓住数字化改革的大潮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希望能与舟山的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交流过程中,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出了引人才、留人才困难的问题以及因受到全球疫情爆发的影响,船舶制造业陷入困境,企业发展受阻,需要得到金融部门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对此,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常务理事、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杭州宜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乐,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常务理事、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杭州运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飘等均表示将与舟山市的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对接,提供相应的科技服务。

蒋泰维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最根本的在于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浙江要实现科技强省,除了要打造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积聚更多高端创新资源外,重点还在于大力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企业的研发投入,最终都要以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回流到企业,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社会价值,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将始终秉承“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的宗旨,继续做好“五项免费服务”,为更多科技型企业做强做大贡献力量,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

会议期间,协会领导还与舟山市有关部门领导、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情况,为舟山市发展建言献策。

协会理事长蒋泰维受聘为临安区“科技人才顾问”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助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2021年6月8日,临安区举行“智领未来”科技人才荟暨青山湖创新论坛活动,现场解读了科技创新政策。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德仁,之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院士顾建军,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综合经济部部长、省高企协会理事长、省科技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蒋泰维,杭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周扬,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仰中旻,协会产学研合作部依托单位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主任王一琦,临安区领导童定干、杨国正、吴洁静、蔡萌、冯海宁,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主任陈国权参加活动。

据悉,临安区每年将拿出近2亿元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企业、复合装饰材料产业链与光电产业链企业研发投入补助,鼓励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人才引育等。

除了“重奖”科技创新,在本次科技人才荟上,重磅发布了“临安亲才码”,为经临安区认定的A-F类人才提供15项人才专属优待和服务。“人才们”只要登录杭州市民卡APP,找到“临安亲才码”模块,就能享受人才政策的“一键兑现”、人才服务“一码供给”、人才双创“一帮到底”。

杭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周扬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临安区作为杭州市第十区,融合发展迅速,在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临安区创新指数为151.5,位居全省第22位,首次进入全省创新指数第一梯队;R&D经费投入强度3.42%,为全省第7位

周扬表示,杭州市科技局将在以下三个方面与临安区携手努力:

 一是 ·

全面提升青山湖科技城能级,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科学编制和实施青山湖科技城新一轮发展规划,积极构建微纳装备产业创新生态,大力招引创新资源,打造宜创宜产宜居宜游、“产城人”高度融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二是 ·

围绕人才“引育留用”,打造全市人才蓄水池。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加强创新人才引育和人才全生命周期、全过程服务,依托青山湖科技城、浙江农林大学、重点领军型企业等,以更大的定力、更实的举措抓本咬根,汇聚英才共建临安、发展临安。

 三是 ·

以科技为支撑,完善优化创新政策体制。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切实高效系统的临安科技创新政策,努力让更多企业更好地享受科技政策红利。

本次大会表彰了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包括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众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驰拓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创业创新团队和个人被表彰。

会上,蒋泰维、杨德仁、顾建军3位专家被聘为“科技人才顾问”,并分别作主旨演讲。在青山湖创新论坛环节,访谈嘉宾围绕“科技企业如何把握创新脉搏,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变革与发展”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次科技人才荟还安排了三“百”活动:

官方发布临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杭氧、杭叉、福斯特、谱育科技、南都电源位列前五位。

邀请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在杭高校展陈“叫卖”百项科技成果,为高校和企业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技术市集。

现场举行百名专家进企业启动仪式,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四川大学等国内30多所知名高校百名专家学者将走进企业,为企业生产发展“问诊把脉”,共同助力临安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