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交流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巨石复合材料研究院,成立于 2012 年 12 月,是浙江省首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玻璃配方研究、浸润剂化工研制、玻璃纤维与复合材料开发,以及玻璃纤维生产所需的工艺装备、清洁生产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开发。研究院以战略为引导,为基础研究为重点,围绕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的开发进行全面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和外部资源,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院,推动全球玻璃纤维行业技术进步。

依托单位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专注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领域 28 年,多年来一直在规模、技术、市场、效益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巨石总部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经济开发区,现有总资产 302.5 亿元,员工总数 10000 多人。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9.9亿元,利润总额 28.6 亿元。巨石已在全球建有桐乡、九江、成都、埃及四大生产基地。截至 2020 年底,巨石玻璃纤维总产能达到 220 万吨,世界第一。同时,还建有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南非、印度、新加坡、香港等生产和贸易型控股海外子公司,形成全球销售网络。主要客户群为全球复合材料制造商,产品销往全国近 30 个省市,并远销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占总销量的 50% 左右,国内市场占有率31.2%,全国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 22.99%,世界第一。

研究院成立以来,巨石各项科研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技术的提升带动了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获得授权专利 779 件,其中发明专利 300 件,包含国际授权发明 135 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 2 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16 项、行业标准 6 项。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 75 项,其中科技部国合司援助计划项目 1 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1 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5 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 项,其他省部级重大项目 12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36,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三等奖三项。巨石集团 2014 年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6 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7 年 1 月,被评为国家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独立申报荣获 201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 年12 月,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大奖,成为我国玻璃纤维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2020 年获得工信部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

通过巨石复合材料研究院的建设,形成了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了成套技术装备,超越并引领全球高性能玻纤大规模生产技术;攻克了技术难关,解决了高性能玻纤产品的高端供给矛盾,提高了我国基础材料制造水平;拓宽了应用领域,使玻纤在大型风电、高端汽车制造等产业得到应用,推动了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率先走出了国门,在海外建设研发中心,为企业在埃及、美国等国家布局建厂奠定技术基础,开创了我国玻纤工业的新篇章。

通知 | “降本增效,携手共赢”员工股权激励及税务问题探讨交流会活动通知

一、活动主题员工股权激励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形成企业利益共同体,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为帮助企业了解员工股权激励和税务相关知识, BIA 邀请专业人士与企业进行员工股权激励及税务问题探讨,为大家答疑解惑。活动以线下交流会形式开展,欢迎各企业积极报名参加。

二、活动时间2022 年 5 月 28 日 14:30-20:00

三、活动地点杭州明豪VOCO 酒店(滨江区江南大道 558 号)3 楼明和厅

四、主办单位浙江省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杭州高新区(滨江)生物医药创新联盟(BIA)

五、承办单位招商银行滨江公司金融客户部

六、活动议程

七、其他事项重要提醒:

1、请配合正常疫情常态化管理,携带 48 小时以内核酸证明参会,并全程正确佩戴口罩。

2、行程码显示到达或途径上海及其他中高风险地区,或行程码带星号的人员不得参加此次活动。
报名联系人:许博涵  18868714567王雨如 13867451986 

报名请扫二维码

典型交流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端到端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及服务,为城市运营、企业管理、个人消费者生活创造价值。

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66 亿元,现拥有1800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占比超 50%。自 2002 年推出业内首台自主研发 8 路嵌入式 DVR 以来,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不断致力于技术创新,每年以 10% 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基于视频业务,公司持续探索新兴业务,延展了机器视觉、视频会议系统、专业无人机、智慧消防、汽车技术、智慧存储及机器人等新兴视频物联业务。

大华视频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大数据研究院)于2016年获批准建立,依托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建设,开展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感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大数据研究,突破安防产业目前在海量视频数据存储和分析上的技术瓶颈、攻克海量视频数据快速结构化分析、可支撑千亿数据的分析型数据库等核心关键技术,补强创新链短板,建设安防云标准, 探索视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挖掘系统的建模与优化设计,研发通用开放的视频云平台软件和大数据一体机硬件,灵活对接集成至各类平台和应用,面向公安、交警、教育、金融等九大行业深耕核心需求和客户痛点,形成行业化的大数据解决方案,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长效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院建设期间(2016-2018 年),大数据研究院新增人员173人,总人数达到357人,其中引进科学家2人(其中青年科学家1人),吸收引进博士5人,高级工程师3人;新增场地2052平方米,累计达到7052平方米;新增科研设备原值2718.89万元,研究累计科研设备原值达 8072万元。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研究院建设总经费总支出13028.9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300.00万元 ( 其中 : 省政财经费800万元 ),主要为算法软件授权、服务器、硬盘等科研设备;累计科研设备原值为8072.46万元;审计确认研究院建设实施期间实现销售收入 63,912.53万元、利润24,759.06万元、税金12,175.59万元。

研究院建设期内共计申请发明专利 154项,其中发明专利已获授权证书 23项;建设期内负责 / 参与制定标准共计 24 项,其中国家标准 9 项,行业标准15项。相关佐证材料详见附件材料 6 专利(标准)情况 。研究院建设期内共取得面向海量数据基于云计算和流媒体的视频云平台系统 DH-CCS 等相关产品检测报告 12 份,佐证材料详见附件材料 12 其他证明材料 – 相关产品检测报告。

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情况

1、助力杭州江干公安打造“在线警务”模式——入选央视《大国重器》第二季科技创新主题 :“最好的、最实在的、最管用的”

利用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和深厚的行业经验,与杭州江干公安积极合作,助力江干分局打造以管理警务、实战警务、智慧警务、法治警务、民意警务“五大工程”建设为基石,以物联多维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 以“清流”智能实战平台为载体,谋划推动了警务资源在线共享、警务对象在线掌控、警务工作在线运作的“在线警务”。 与传统警务相比,江干公安与大华股份共建的“在线警务”,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最实时、最鲜活、最真实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精准的计算运用,使各项勤务部署更加科学,警力投放更加精准,治安掌控更加有力,保证了民警在正确的时间做准确的事情,推动了警务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盲目向精准、离线向在线的转变,逐步实现警务工作的预测、预警、预防。

2、构建贵州省级视频云平台和省级统一视图库,2018 年全国最早实现全省人车案统一标准视图库的省份之一

主导全省视频应用体系顶层设计 , 应用体系技术规范 5 大标准文件汇聚 30 万路全省视频 ,5 个地市平台汇聚 ,47 个区县平台汇聚 , 每日过人抓拍峰值 400W 以上 , 面向服务面向全警种业务的开发视频服务体系和视频资源服务平台初步框架 , 面向电子政务外网与全行业的视频共享应用与服务体系,支撑全省雪亮工程和公共安全视频联网落地。

贵州省某市连续发生四起抢夺案件,涉案金额 6800 余元,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案发后,市、区两级情报 ( 合成研判 ) 中心立即成立工作专班,紧密联动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通过图侦获取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视频,并锁定其可能居住的处所。通过对获取视频进行技术处理,提取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照片,将其面部照片放入省厅情报处研发的人像智能系统进行比对,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为重点人员,经进一步分析研判,确定四起抢夺案案件均为同一人所为。经过连续三天的蹲守,当地分局便衣大队将犯罪嫌疑人汪某抓获,系列抢夺案成功告破。

3、宁国市智慧警务智能安防项目——实现城市安防由“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

将大华智慧警务模式应用于安徽宁国宣城项目,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进行全面升级。项目中接入 2300 路各类厂商的各种前端数据,对 5PB 以上的数据进行实时高效存储。对存储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通过对智能分析后的数据结果进行并发计算实现检索分析等多数据业务功能。该项目平台的使用有效提高了视频实战应用和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安防由“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并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打破部门壁垒,强化协同推进,实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提升警务效能,全面提升城市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4、山东胶州实战指挥中心——全局警务工作高效运转,提升实战指挥决策水平

公共安全事件的事后控制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不良事件的蔓延,但是已经造成的一些危险和损失却是难以弥补的,唯有主动掌握可疑因子,有效预防有力打击不良因素才可形成全方位的保护层。山东胶州市局县项目中,大华对海量前端接入的 16PB 以上数据进行高可靠存储,同时借助2台云计算一体机数据库服务进行海量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并通过并行计算等手段对数据进行高效检索分析, 形容视频云平台的数据引擎。

典型交流 | 新华三集团

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新华三通过深度布局“芯 – 云 – 网 – 边 – 端”全产业链,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新华三拥有芯片、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AI 视觉、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

新华三集团深耕行业三十余年,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政府、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制造、电力、能源、互联网、建筑等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新华三集团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引擎,目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专利申请总量超过 12,000 件,其中 90% 以上为发明专利。在“数字定义世界、软件定义未来”的时代下,新华三基于全新的“云智原生”战略,发布“数字大脑 2021”,赋能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

新华三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 年 9 月成立,(依托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20 年 6 月成立新华三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新华三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承载体,负责集团人工智能战略(AI in ALL)技术落地。骨干成员来自于新华三集团大数据、云计算、网络服务器等部门,均有超过 15年的研发从业经验。主要从事人工智能(AI)技术、算法模型研究和产品

化工作。截止 2021 年 9 月拥有员工 200 多人,其中 90% 为研发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 50%。主要聚焦两大领域:

AI 算力方案

AI 计算集群从几台到上千台,满足各种科学探索和工程计算的需求

◆ AI 训练与 HPC 计算融合技术,集群资源调度、进程监控、作业编排

◆ GPU 服务器技术,内部高速总线、异构加速、液冷等

◆无损 RDMA 网络技术,动态基线调整、故障根因推断、指标预测

◆高 I/O 技术,并行文件系统及 NVMe 存储等

AI 场景应用

主要以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的需求为主

◆文本处理,证照识别、关键词提取、文本转换等

◆ RPA 流程机器人,业务咨询、合同评审等等

◆ AI 视觉开放平台,数据集及算法模型提供快捷场景应用开发能力

◆与各种数据平台对接,打通底层数据通道,提速 AI 应用开发

研究院获得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挂帅任务优胜奖。承担了发改委人工智能创新课题一项:一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框架的通用人工智能软件研发及产业化,承担萧山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一项:网络智能分析系统

此外,人工智能团队已连续三年入围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国际AIOPS 挑战赛决赛,共获得冠、亚、季军各一次。

研发成果已经在中石油勘探院、国家电网、浦发银行、邮储银行等规模部署试用;产品方案也服务于清华大学、中科大、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等学术机构为探索人类认知边界提供强大易用的算力支撑;在智慧萧山、成都高新区、智慧青城项目中为高效政务、惠民服务提供高效支撑。

研究院已经申请人工智能领域发明专利 30 多件,获得授权 5 件;申请软件著作权 2 件,发表国际论文 1 篇。与浙江尤其是杭州的诸多机构展开了深度的技术合作,另外研究成果形成的产品方案也已经广泛应用与浙江的百行百业。为浙江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典型交流 |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于 2011 年 11 月 10 日,属于民营企业,于 2020 年 5 月进行股份制改造,目前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册资本 9295.1528 万元人民币。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建立了完整的移动机器人技术体系,形成以智能物流、智能巡检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重要行业,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机器人产品和服务,获得良好口碑与业绩。公司创始人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组建以院士为首,博士后、博士为核心骨干力量的机器人开发团队,获评浙江省机器人行业内首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唯一的移动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次获评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技术发明奖等奖项以及铁道部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安装协会等科技进步奖项。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2020 年,国自巡检机器人产品在中国市场出货全行业排名第二,仓储物流机器人产品在国内出货为行业第三,全年销售额为行业第四。

国自机器人信息工程研究院(简称“国自研究院”)是由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文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基于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研究,打造移动机器人产品线和“智能工厂”产品线的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国自机器人信息工程研究院是由国自机器人公司自主设立的具有高层次和高水平的企业中央研究机构,公司以研究院为核心,整合现有资源与技术力量,提高公司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化、推广应用并产业化。

国自研究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围绕电力、汽车、仓储物流、机械制造等行业需求,研发机器人移动底盘、定位导航、智能硬件、AI 等核心技术,构建通用化的 Grace 产品平台,打造巡检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安防服务机器人、清洗机器人等多条移动机器人产品线,经过国家一级查新咨询机构出具的水平检索报告,以及科学技术成果专家鉴定证书,均证

明研究院成果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行业中有技术领先地位。

机器人目前已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等电力行业;上海铁路、上海地铁、北京地铁等轨道交通行业;华晨宝马、上汽大众等汽车行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行业;中策橡胶、玲珑轮胎等橡胶行业;同时已出口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研究院已申请专利 634 项,其中发明专利 443 项,占 70%,PCT 及欧美日专利 40 项,占比 10% 左右。截至目前已授权专利 286 项,其中发明 95 项,占比 33.2%。预计 2022 年,专利总数将突破千件。此外,研究院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 项,主持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市级重大项目 1 项,省首台套项目 5 项。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铁道部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中国安装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获得国内首台套认定 1 项,省内首台套 4 项,省首版次软件 1 项。

依托单位是中国移动机器人 AGV 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杭州市机器人协会理事长单位,在行业中具有引领地位。2021 年,依托单位获评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企业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充分表明依托单位和研究院已经在移动机器人领域走在了行业前沿。我们将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移动机器人技术突破,加快移动机器人产品提升优化,打造移动机器人平台产业链,创造更高的效益,同时也将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关于召开浙江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会的通知

专委会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关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引导专委会成员积极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进培育等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加强专委会成员合作交流。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定于2022年5月19日召开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2年5月19日  14:00—17:30

       (线上直播通道13:45开放)

地点:杭州湾智慧谷31楼世纪厅

       (杭州市萧山区永晖路233号)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

                 浙江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杭州宜人科技有限公司

三、会议主要内容

1.省高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宏理作“科技服务业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题讲座;

2.浙江省科技评估与成果转化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平台相关情况;

3.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解读浙江省科技项目申报体系;

4.浙江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成员经验交流;

5.浙江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会、轮值秘书长,杭州联政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炳祥报告省科技服务机构专委会2022年工作计划;

6.省科技厅成果处领导讲话;

7.省高企协会领导讲话。

四、报名方式

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线下会议报名人数为50人,每家不超过2人,名额优先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线下会议原则上需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线上会议直播链接另行通知发布。

五、其他

本次会议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线下参会人员14天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行程卡带星、健康码非绿码的不建议参加,同时需要提供健康码绿码、行程卡以及会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扫描二维码报名

 六、联系人张   慧  18557519628何飘飘  13588110688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浙江省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

2022年5月11日

典型交流 |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恒生电子是一家以“让金融变简单”为使命的金融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杭州。1995 年成立,2003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600570. SH)。

恒生聚焦金融行业,致力于为证券、期货、基金、信托、保险、银行、交易所、私募等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作为中国唯一的全领域金融 IT 服务商,恒生已连续 13 年入选 FINTECH100 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20 年最新排名全球第 40 位。

恒生目前拥有超过 9000 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接近 60%。多年来,恒生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凭借多年金融 IT 建设经验,以及对互联网的深刻洞察和理解,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持续赋能金融机构创新发展。

2016 年被称为金融科技元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诸多金融领域,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不在局限于渠道等浅层次的方面,而是开启了真正的金融 + 科技的深层次融合。伴随这样的行业背景,凭借多年的前沿技术积累,恒生电子成立研究院,以“慧技术,惠金融”为使命,为金融行业再一次注入创新原动力。恒生研究院定位于“核、高、基”。所谓核,是指核心关键系统或技术的突破、攻关,例如面向高性能的系统重构,解耦通信与业务处理;所谓高,是指高新技术、前沿技术的应用,搭建从通用技术到场景应用的桥梁,赋能业务;所谓基,是指未来共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技术预研以及标准建设。这样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是要为行业长远的布局做铺路石,同时也将“沿途下蛋”,让阶段性成果不断输入市场,既用它来证明技术创新的价值,也校准未来技术创新的方向。

恒生研究院为浙江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目前员工 180 人左右,其中博士后 5 名,博士 3 名,外聘教授 5 名,技术骨干、业务骨干若干。恒生目前共计授权发明专利 82 个,通过国家级资质及荣誉 40 个,省级资质荣誉 38 个,其他若干。在成立的五年时间里,研究院一直积极探索寻求技术和业务创新,并在信创、高性能、数据智能化处理、智能投研、行业标准建设等领域有所积累并获得突破,先后服务上交所、深交所以及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人保资产等头部金融机构,同时面向公司传统业务单元合作,间接赋能金融机构智能化升级,另外研究院于 2021 年对行业发布先锋实验室计划,目的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联合金融机构、重点高校、金融标准委员会、硬件厂商等 “产学研”各方资源共建行业新生态,共同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先锋实验室将结合实际业务产能场景,积极探索聚合国内高端技术成果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集成创新,加速行业创新课题及标准的落地,助力行业内形成创新共识,推动行业整体进步。先锋实验室目前储备了信创及高性能生态引进及场景创新孵化、数据库及 AI 的学术界合作、智能投研课题、行业事件标准共建等方向,恒生希望成为金融行业的“带路党”,使得前沿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更就绪,最终实现新技术新业务在行业内的工程化落地,同时期望以先锋实验室的合作方式,与金融机构及合作伙伴联合进行创新项目的研究及落地。

    随着政策的引导、业务的推动,行业的创新氛围已经越来越浓,恒生研究院将在“听得见炮火的地方”进行创新,与行业共同建设开放的实验室体系,见证金融科技的创新轨迹。

典型交流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能集团成立于 1986 年,是一家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氢能和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城市智能微电网建设、绿色智造产业园建设等为一体的大型实业企业。天能集团是国内绿色电池行业领军企业,2007 年 6 月天能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2021年 1 月,又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行业内首家拥有“A、H”双上市品牌的公司。2020 年集团营业收入超 1600 亿元,利润 24.8 亿元,上缴税收 30 亿元,位列中国电池行业十强、中国企业 500 强、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全球新能源企业 500 强。

       天能集团是国内动力蓄电池的创领者。集团中央研究院的前身是 1999年成立的长兴县蓄电池科学研究所,专门致力于各类蓄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目前集团将“科技”与“产业”和“资本”共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三驾马车”,先后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 CNAS 认可实验室、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建立了以深圳、上海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中心,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高效凝聚;目前集团拥有各类研发人员2500 余人,其中:国家引才计划人才 7 名,浙江省引才计划人才 12 名,各类高级职称 100 余人;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美国阿贡实验室、澳大利亚卧伦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开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和材料、废旧电池高效化回收技术的研发。聘请 6 名院士作为顾问,组建了由美国、日本、韩国等外籍专家组成的创新团队,对燃料电池、超大容量储能电池、新型动力锂电池及材料等前沿技术开展研究。“高性能、高安全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控制系统创新团队”、“高功率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电池及系统创新团队”分别荣获 2015 年和 2017 年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集团先后获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13 项,承担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60 余项,2018 年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再生铅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应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验收,2020 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定制化的高端电池大批量制造过程的智能管控技术开发;截止 2021 年 9 月,集团拥有各类专利 3628 件,其中发明专利 538 件,中国专利奖 9 件,省级专利奖 5 件;主导和参与制定各类技术标准 150 余项。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5 项,其中:新能源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铅基石墨烯复合改性电池和混合动力汽车用 AGM 起停电池分别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连铸连轧连冲连涂自动化生产工艺、脉冲化成工艺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铅炭电池技术解决了蓄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充放电等难题,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 年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集团积极实施“数字天能、智慧未来”数字战略,以数字化运营驱动业务流程变革,实现管理优化升级。以数字化技术支撑研发、销售、供应链、制造、售后服务、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能力升级。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质量标杆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首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等荣誉。

       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搭建了以中央研究院、直属单位研究院、子公司技术基地为主体的三级科技创新架构,制定规范有序的创新机制,建立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使之开发规范化、系统化、平台化,实现共用模块与经验教训的积累与共享机制,有效的研发考评与激励机制,促进天能研发体系实现多快好省。各级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开展引领性技术研究、创新性产品开发、改进性现场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支撑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理念为先导、机制为灵魂、团队为核心、经费为保障、设施为基础”的天能集团科技创新文化;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与技术引领战略;推进“自主开发、委托合作、科创投资”相结合的创新策略实施。

典型交流 |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

传化集团创业于 1986 年,始终秉承“成就客户、幸福员工、引领产业”的使命,以“责任”和“实业”为主线,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同频,持续健康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传化 shoud 集团已经 sou 的千亿级现代产业集团。下属传化智联(002010)、新安股份(600596)两家上市公司,十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名列中国企业 500 强 199 位,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64 位。

传化化学是全球领先的功能化学和新材料科技公司,为纺织、造纸、塑料、建筑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全系列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依托科技创新,立足新材料和新技术,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智能制造和数字供应链,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探索以平台模式链接和赋能上下游合作伙伴。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企业,传化化学从基于客户的需求与实际痛点出发,研发出领先的化学解决方案,并将此过程中沉淀出核心共性技术模块拓展到其他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主营纺织化学品业务,纺织化学品产能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化纤油剂产销量全球第一;是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国内纺织印染助剂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 20%,每年年初提取上年主营业产品销售收入不少于 3% 的费用作为研发经费,并设立经费账户,专款专用。同时,在坚持科技投入优先的原则下,公司制定了《科技投入核算管理办法》《技术创新绩效目标考核标准》等文件,确定了研发经费“三统一优先”管理原则,即科研项目统一规划、科研项目统一管理、科研成果统一考核;经过 30 多年行业积淀,同时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优秀的研发团队,公司拥有众多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在聚合物合成与改性、表界面控制等 150 余项专有技术国内领先。在与客户深度交付的过程中,提炼出共性技术模块与平台,为产业解决疑难杂症。

传化化学建有全球技术研发体系,建有国际一流的研发软硬件配置,下设技术研究院、全球应用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4 大中心、10 余家企业技术中心和 9 大研究室;按功能建构 7 大平台:科技管理平台,基础技术研究平台,产品研发平台,工程与工艺开发平台,研发支持平台,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外部研发平台。实验室面积大于20000 平方米,配备精密分析仪器逾亿元,年技术投入 1.5 亿元以上。公司不仅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而且非常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多年的组织建设,通过培养和外聘两种方式,组建了一支高水准的企业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以表面活性剂技术、乳液聚合、高分子材料等专业为主的行业专家为带头人。现有研发科技人员 391 人,拥有浙江省万人计划专家、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政府津贴专家、浙江省 151 人才、杭州市 131 人才等各类人才。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 CNAS 认可实验室、国家纺织化学品开发基地、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会秘书处承担单位、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及欧洲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始终走在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经过多年努力,研发总部打造出行业首家“基础研究 – 产品开发 – 工程工艺”协同技术创新体系,与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开发,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依托。近年来,获得授权专利 200 余项,牵头 / 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110 余项;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等国家项目 15 项以上,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 20 上以上,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项 20 项以上。并与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开发,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依托,基本具备了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渠道上,与科研单位、高校展开领域广泛的合作,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西湖大学等;在机制上,充分应用价值机制的力量,让行业顶尖科学技术专家为我所用,形成智慧链接。

科技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关键力量,成就时代的企业,需要在科技上从追求领先到绝对领先,形成引领行业的核心能力。公司始终以技术服务为先导的营销模式,充分发挥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最优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成为他们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打造贴近客户一线的敏捷前端组织,实现客户需求 24 小时快速响应。例如: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建立广泛的国际市场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收购荷兰知名化学品公司——拓纳化学,整合全球研发资源,确保产品领先性覆盖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供应链布局网络,更高的全球供应链交付效率。

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百年机遇,公司将深深扎根于客户、员工、社会、政府的沃土,实施功能化学品新材料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核心工艺、高端产品的科研开发和数字化管理、智能工厂的转型创新。在做强产业链、开发重大标志性产品、引进培养高端人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实施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携手生态伙伴,向时代的杰出企业迈进,在国家战略发展和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贡献。

典型交流 |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荣盛石化,股票代码:002493)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石化—聚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立足主业,坚守实业,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是全球产能最大的 PTA 生产商之一,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员工达 1.85 万,建有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研究院,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列国际行业前列。公司主要从事石化、聚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年来已形成原油—芳烃(PX)、烯烃—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MEG)—聚酯(切片,瓶片、薄膜)—纺丝(POY、 FDY)—加弹(DTY)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在石化领域,公司旗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已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布局 4000 万吨 / 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以“国际一流,绿色环保”为建设理念,将形成世界级大型、综合、现代的绿色石化基地。公司旗下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于 2015 年建成 200 万吨 / 年的芳烃装置。公司还与合作伙伴先后在宁波、大连和海南部署“逸盛系”PTA 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 PTA 生产商之一。在聚酯领域,荣盛已布局聚酯直接纺丝、聚酯瓶片、聚酯薄膜等配套产业,并积极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车间,在国内较早引进了高端工业自动化纺丝流水线装备,实现“机器换人”。公司坚持品质打造,核心产品通过了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Oeko-Tex Standard 100 和 “浙江制造”认证。荣盛积极搭建各类研发平台,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的科技研发模式,不断增强企业科研水平。目前荣盛已构建起一定规模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荣盛石化以“坚持实业报国,引领行业发展”为企业使命,在追求产业价值的同时,胸怀社会责任,坚持实施严格的安全环保一体化监管,推广先进的低耗能技术和设备,生产绿色环保产品,以切实行动为行业注入绿色能量,守护每一处“绿水青山”。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1989 年,是全国大型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经过 20 多年的潜心经营,荣盛完成了从一个家庭作坊式小厂到大型公司的完美蜕变。公司主要产品有聚酯,涤纶预取向丝、涤纶牵伸丝、涤纶加弹丝三大系列各种规格的涤纶长丝。2010 年 11 月 2 日,“荣盛石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493”。2017 年,集团实现年产销超 1000 亿元,“荣盛”在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界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在荣盛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集团部署的纵横双向的“十字型”发展战略,公司在省级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积极设立企业研究院。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下设聚酯新纤维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市场信息中心等。研究院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科学技术协会等科技创新平台,与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研究院拥有科研用房面积约 1000 平方米,配置了齐全的原值约 1000万元的科研设备。现有全自动强伸仪、美国热延伸编织机、乌斯特条干仪等先进的研发、检测和实验设备等设施。拥有一支包括韩国、台湾专家在内,集化工合成、材料成型、测试分析等专业的科研队伍。研究院沿袭鼓励员工钻研关键技术,强化技术创新的原则,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公司差别化聚酯纤维生产率实现60% 以上,有异形 POY-DTY、POY-DTY 色丝、超细旦多孔 POY-DTY、大有光异形 FDY、超细旦多孔 FDY 等品种。近几年,研究院开发了“抗菌阻燃纤维”、“扁平易收缩纤维”、“阻燃抗熔滴聚酯纤维”等多种新产品,多次获得浙江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纤行业协会等业内专家、同仁的好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研究院拥有国内发明专利 9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18 项,通过主持制定《涤纶低弹丝》“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参与制、修订《涤纶牵伸丝》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荣盛石化积极为行业共同进步发声,努力带动产业联动。2017 年 8 月,浙江省荣盛石化聚酯新材料研究院被认定为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研究院秉持科技创新的初心,砥砺前行。研究院规划建设着眼于产业链国际终端应用领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趋势,及时为下游市场提供服务和产品,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用途的研发和应用。1、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引进或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10-20 名,研究院专职人员达到 200人。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科技研发团队,形成完备的技术开发链条团队。2、研发定位建设开发新型中空纤维以及阻燃、抗熔滴、抗紫外、抗化学品、抗菌等功能性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技术,解决差别化纤维生产线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出重大关键技术或核心产品 20 项以上。经过五年的努力建设,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内外聚酯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术研发机构。